圖:鄭若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為業界在內地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大公報記者梁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常彧璠報道: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表示,7月31日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為業界創造機遇,為日後深入交流奠定基礎,達至互利共贏的目標。談及美國的所謂「制裁」,她表示與國家主權、長遠發展利益相比,自己的損失「不足掛齒」。
鄭若驊表示,原定今年初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因為疫情延期,司法部隨後決定在深圳及珠海以外增設香港考場,為香港考生帶來莫大便利。她非常感謝司法部設立了該考試,並設置了一系列培訓課程,積極回應了香港法律界的意見和期望,為業界在內地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
鄭若驊表示,若大灣區考試的效果理想,希望可以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提及後續安排,她說,希望下一場考試能在今年年底舉行,期望更多律師、大律師積極參與,爭取在內地的更大發展,同時也為國家的法治建設作出貢獻。
談及早前的訪京之行,鄭若驊表示自己曾到訪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公安部、外交部和司法部,又先後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簽署會談紀要,加強內地與香港在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此外,被問及如何看待被美國所謂「制裁」,鄭若驊表示「這才證明自己在做正確的事」,又強調與國家主權統一、長遠發展利益相比,自己被制裁的損失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不足掛齒。